绿舟应急救援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642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惊艳小菇 你吃过吗

[复制链接]

284

主题

434

帖子

3455

积分

论坛元老

董事长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455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5-17 08:05:1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精致小“酒杯”:橘黄刺杯菌
  

  橘黄刺杯菌(cookeina speciosa),肉杯菌科(Sarcoscyphaceae)杯真菌的属。名字里既点出了它的颜色,又描述了它的形状,这一个个杯状菌零零星星散布在细枝上,点缀着枯枝败叶。
  想要找到橘黄刺杯菌,你需要前往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地区。或是在倒下的树枝、树干上,或是腐烂的枯叶堆中,弯下腰去,你总能找到粉嫩嫩的它们,杯型漏斗状的精灵,着根于此,如花般的美丽。
  新鲜的橘黄刺杯菌色泽亮丽,像图片显示的那样,然而,处于干燥环境失去水分后,它们的颜色会变得不那么鲜亮。
  这种绝美的菌类能不能食用呢?据马来西亚半岛土著人的记载,他们曾食用橘黄刺杯菌属中某些种类,也曾用某些种类做鱼饵。但是,大多数的橘黄刺杯菌有毒,不能食用,所以,远观就好,不要采摘,更不要送入口中。




昙花一现的美味:长裙竹荪

  长裙竹荪(Dictyophora indusiata),亦称白裙竹荪、雪裙仙子、山珍之花,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,有着“菇后”的美誉。竹荪不仅口味鲜美,还有减肥、防癌、降血压等疗效,是小有名气的食用菌。
  长裙竹荪产地较广,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和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都有分布。
  竹荪生性高雅,喜竹,一般生于竹林之下,偶尔选择松林为生长地。竹荪生长极快,清晨天刚刚亮,它就从土中钻出来了,抖一抖蕈衣网状裙,亭亭立起,利用太阳冉冉升起这段宝贵的时间,它迅速成熟。一切都那么迅速,凋亡也是如此,一两个小时内,若无人问津,竹荪或是被昆虫蛀蚀消亡,或是不禁阳光照射而凋残。
  竹荪“昙花一现”的生长习性,让它千金难求,生长本已不易,更难得之,故古时只有皇帝才有幸一尝。好在如今人工栽培技术提升,大规模批量的生产让我们得以品尝此等美味。





紫衣“欺诈者”:紫蜡蘑

  一袭紫衣,在落叶植物或裸子植物林中,绝世而独立,这就是紫蜡蘑。它的菌盖直径约为2-5厘米,小时候是扁球形状,长大后慢慢伸展开来,成为伞状。在夏秋季,紫蜡蘑开始生长,群生或是近丛生,是红松、云杉、冷杉等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  1778年,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威廉•赫德森最先发现了这种菌类。虽然全身上下都是怪异的紫色,但它却是可以食用的,肉质比较少,吃起来也没什么特殊的口感或是味道。
  需要注意的是,若是土壤砷含量较高,紫蜡蘑会积累该物质,这时就不要食用,以防中毒。
  紫蜡蘑的紫色外衣也不会永葆鲜艳,风化后会褪色,让人认不出它的本来面目,故人们送给它“欺诈者”的诨号。




“恶魔牙齿”:血齿菌

  看到这个,有没有想到草莓圣代?白色的奶浆配上点点草莓酱,让吃货们难敌诱惑。它的大名叫血齿菌,也有“恶魔牙齿”、“草莓加奶油”之称。在美国,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地区常常能发现这种真菌,欧洲、伊朗、韩国也能寻得它的身影。
  通常情况下,它生长在松树林中。虽然名字恐怖,但这种真菌并没有毒性。不过,为了避免自己沦为盘中餐,这种蘑菇有着很苦的味道。
  血齿菌可和植物互惠共生,是一种菌根菌。因为会渗出红色的液体,这种蘑菇很容易分辨。蘑菇的地上部分即它的子实体,多为漏斗形,中心处稍微内凹,表面被绒毛覆盖。新鲜的没有成熟的子实体常会流出鲜红色的液体,从气孔中渗出,随着血齿菌的成熟,菌盖逐渐变成棕色。
  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,红色液体里面含的色素是肝素类似物,有着抗凝血的功效。





恶臭的“红笼子”:红笼头菌

  因为是由红色的格子样的分支拼接而成一个中空球体,所以红笼头菌常常被人称为“红笼子”。虽然外形并不是规则的圆形或是椭圆形,但已足够人们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  红笼头菌是一种真菌,属于鬼笔目物种,又名网格鬼笔、篮子鬼笔。该真菌是腐生生物,分解腐烂的木质和植物等有机物,因此,一般群生或是单生在草坪、花园、耕地中的落叶上、土壤里。
  红笼头菌未成熟的子实体为卵形,像一个白色的蛋,外菌幕是最外层,紧接着是凝胶状的组织层,孢托和产孢组织体在最里面。随着卵破裂、菌体扩张,呈橄榄绿色的产孢组织逐渐变为棕色,红笼头菌特有的那股腐烂肉的臭味随之变浓,令人闻之止步。不过,这种恶臭也不是谁都讨厌,苍蝇和其他一些昆虫就会被这种气味吸引来,为它传播孢子。
  红龙头菌能否食用尚未确定,且不说奇怪的外形,单是它的气味就让人很难愿意吃下去。



“火鸡尾巴”:云芝

  云芝,又名彩云革盖菌、瓦菌、千层蘑、云蘑等,俗称“火鸡尾巴”,这可能是以鸟类名字命名的真菌中唯一一个以局部特征命名的,是不是很形象?
  云芝和灵芝均属于担子菌亚门,多孔菌科。不过,和灵芝不同,云芝的子实体,即菌片没有柄,呈圆形伞状,深灰褐色,边缘是白色或是浅褐色,有着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的皱纹。菌片多数连在一起,覆瓦式整齐排列,一眼望去,通体灰褐色。
  云芝属于腐生真菌类,繁殖条件较为苛刻,需要枯木和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。一般情况下,这种大型珍贵药用菌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阔叶树和朽木上,在我国,云芝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小兴安岭、长白山一带。
  云芝内含蛋白酶、过氧化酶、虫漆酶等,具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,不仅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,还能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药物。服用也方便,或是熬水当茶喝,或是打成药粉服用。





奇葩菌类连连看

  一场大雨过后,林中那些原本躲在阴暗处睡大觉的孢子们都按捺不住,忍不住破土而出望一望这缤纷的世界。殊不知,它们也为世界添了几分精彩!不过,这些奇特的菌类,你就远观一下吧,不要考虑它们的能好怎了。




白毒鹅膏菌子

鹿花菌

恶魔雪茄


蛇头菌



志愿快乐,服务成长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105

帖子

95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950
QQ
沙发
发表于 2015-5-18 09:51:57 | 只看该作者
真漂亮啊,养眼又长知识。
感谢分享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绿舟应急救援  

GMT+8, 2025-5-4 03:10 , Processed in 0.042372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Apc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